(本报讯)近日,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一桩因征地纠纷引发的故意伤害案引发社会热议。86岁老人陈铜妹因开垦荒地权属争议持续上访,却在镇政府遭遇工作人员暴力殴打致5根肋骨骨折。尽管涉事人员杨某某已被法院判处一年有期徒刑并赔偿9524元,但陈铜妹家属及代理律师认为,该判决对老人身心损害的认定存在严重疏漏,赔偿金额更是不足以覆盖实际损失。
当事人自述:
我叫陈铜妹,是福州市长乐区首祉村西寨下77村民,1960年至1970年,我在原西寨下去首祉村村委的村路到151乡道两边约10亩的荒地进行开垦,并对此耕地长期维护,
上述图片为(土地开垦证据及当地居民鉴证签字
2021年,该土地被有关部门征收,并建设长乐区首祉中心幼儿园,但关于此地块的征收决定、征收公告以及征地安置赔偿方案、征收范围、征收批复等需要公示的材料,相关部门均未公示,也未向我通知,直接强制征收,严重损害了我的合法权益。
后我向松下镇政府反映上述情况,镇政府工作人员不仅不解决,反而拒绝沟通,对我进行推搡、殴打等暴力行为,导致我在福州市长乐区人民医院住院治疗,导致我构成轻伤二级。
松下镇政府以及政府征收相关部门的行为,已经严重侵犯了我的合法权益,案涉土地性质虽因法律、政策变更,但原属于我的合法权益不应受到非法侵害,即使土地性质变化,原土地的土地使用权也仍归信访人继续享有。
我请求上级部门查清案件事实,责令相关部门公开我所属土地的征收决定、公告、征地安置补偿方案、征收范围等依法应当公开的内容,并落实我的征地补偿,对松下镇政府工作人员不作为、殴打百姓的行为严肃处理。
多年土地争议未解 耄耋老人艰难维权路
陈铜妹先后多次向各级部门反映情况,但始终未获实质性解决。2024年6月17日,老人拄拐杖第八次前往镇政府要求面见负责人时,与保安人员发生激烈冲突陈铜妹受伤入院。
陈铜妹在病床上回忆!"多次前往阻拦,有一次去还被四五个保安抬着扔出大门,事发当日值班人员林某某在未出示任何文件的情况下阻止其进入办公区域,随后赶到的保安队长杨某某更是在争夺拐杖过程中将其踹倒在地进行殴打。医院诊断显示,陈铜妹右侧第4-8肋骨骨折,构成轻伤二级,至今仍无法自主呼吸需长期吸氧。
![]() |
司法认定存疑 关键证据遭忽视
长乐区法院刑事附带民事判决书显示,法院认定杨某某"用脚踹倒地的陈铜妹右胸腹部"致其受伤,却以"腰痛病症与本次外伤无关"为由,将老人后续治疗费用及伤残赔偿诉求全数驳回。这一认定引发法律界人士强烈质疑。
"监控视频清楚显示杨某某存在连续踢踹动作,但法庭仅采信致伤关键动作的模糊画面。"代理律师江某某指出,镇政府的监控设备在事发时段出现"技术性故障",而法院却未要求被告方提供完整录像。更令人费解的是,法医鉴定中关于"其余损伤与本次外伤无关"的结论,竟未对老人倒地时可能造成的脊柱损伤进行专项检查。
赔偿标准遭腰斩 后续治疗陷困境
根据判决书,法院仅支持医疗费6234元、住院伙食补助540元等基础赔偿项目,合计不足万元。而实际产生的医疗费用已超过5.3万元,其中包括福州市第二医院出具的2.8万元后续康复治疗方案。对此,主审法官在庭审中明确表示:"八旬老人本就存在身体机能退化,不能将全部健康问题归咎于本次伤害。"
这种逻辑让家属难以接受。"父亲被踢伤前每天还能下地劳作,现在连翻身都需要护工协助。"陈铜妹之子向记者展示的医保记录显示,老人近三年仅在乡镇卫生院有过两次感冒就诊记录,伤后却连续三次入院治疗。更令人担忧的是,法院驳回的20万元精神损害赔偿请求,使得老人因创伤后应激障碍产生的心理治疗费用完全落空。
法律专家指程序瑕疵 类案对比显差距
中国政法大学刑法学教授李某某分析称,本案存在明显的"重刑事轻民事"倾向:"轻伤二级对应的不仅是身体损伤,更应考虑高龄受害者恢复能力的特殊性。参照2023年浙江类似案件,七旬老人单处肋骨骨折即获赔12.7万元,本案赔偿金额显然不符合司法实践常规。"
更值得关注的是,判决书认定杨某某具有自首情节,却未提及案发后镇政府出具的"情况说明"是否存在引导性陈述。据知情人士透露,涉事镇政府曾在案发当日召开紧急会议,要求在场工作人员"客观陈述事实"。
维权老人何去何从 司法公信力面临考验
目前,陈铜妹家属已决定提起上诉。其代理律师团队正在收集事发前后三个月镇政府接待群众的监控录像,试图证明保安队伍存在系统性暴力阻拦上访行为。与此同时,当地十余位村民联名签署的请愿书已寄往省信访局,要求重新调查多年前的征地补偿问题。
这起看似普通的伤害案件,实则暴露出基层治理中的多重积弊:土地历史遗留问题的久拖不决、信访接待机制的形同虚设、执法过程的程序瑕疵,以及司法救济的力度不足。当八旬老人拄拐维权反被暴力相加,我们不禁要问:公民合法权益的底线守护究竟何在?本报将持续关注事件进展。